關于“新品種”的話題
一些騙子借用高校、研究所等名義,向養殖戶編造一些子烏虛有的“新品種”名稱誘騙養殖戶,關于時下比較熱門的幾個養殖品種,虛假“新品種”的案例舉幾個例子。
一,泰國“特大黃鱔”; 近來,一些宣傳所謂的飼養泰國“特大黃鱔”效益高,畝年收入可達到八萬,十幾萬元,描敘如下;泰國特大黃鱔鱔背近似草綠色。人工養殖時,特大黃鱔對人工投喂靈活敏捷,較為配合,具有生長快、易飼養、食性雜等特點。每條特大黃鱔年產卵2000粒左右,受精率達95%,均高于本地鱔。特大鱔從孵化至長成1公斤,約需7個月,每平方米可產鱔25公斤。這種黃鱔耐饑餓能力強,一餐吃飽,可5~7天不喂食。特大鱔最大可長到1.5公斤,是本地鱔的6~7倍。其實見到的“特大黃鱔”是一些不法分子在市場上收購回去后,用藥物而造成黃鱔變態用來欺騙養殖戶的,根本就沒有什么所謂的泰國特大黃鱔。
二.“巨龍泥鰍”; 該品種是使用日本川奇泥鰍和洞庭湖泥鰍雜交人工繁育出的目前國內最好的泥鰍品種,巨龍泥鰍種??辜膊?,抗干旱,即便田里沒有水,3—5個多月也不會旱死。生長速度快,從幼鰍到商品鰍,在飼料充足,管理得當的情況下,只須3個多月,每條鰍就可達80克左右,畝產至少可達5000斤以上。飼料采用畜禽糞、米糠、麩皮等、養殖成本極低,每產1公斤泥鰍, 養殖成本不到幾毛錢,若畜禽糞便充足,飼料不花錢。利潤會更高。
三.“龍王811”;“龍王811”它是以澳洲淡水龍蝦為母本,和克氏紅螯蝦雜交而成的,“龍王811”最大的特點是生長周期短,產量高,病害少。蝦的外型比普通野生龍蝦大很多。養殖最大體重為500克左右的個體,龍蝦每次蛻殼約增重50%,龍蝦個體在一齡初蛻殼,性成熟時的體重可達到450克,“龍王811”小龍蝦養殖三個月左右便可以上市,“龍王811”可以年產3季,畝產6000斤以上,蝦種68元/斤乘100斤/畝=6800元減去各項開支=利潤不低于4萬元以上。
我們看看到過他們的養殖基地的養殖戶怎么說的,基地只有六、七個30平米水泥池子,懶洋洋的躺著一些小龍蝦,他們解釋說這是他們培訓技術員的地方,真正的基地在小湯山,門口有武警把守,外人不能進去!當年這家公司騙走了農戶上億元的血汗錢,震驚一時。正是有了這家公司的出現,成了現在好多出售苗種的公司營銷上效仿的“榜樣”。
所謂的泰國“特大黃鱔”“巨龍泥鰍” “龍王811”龍蝦 ,等“新品種”在我國水產品種志中根本就沒有,如果真有這樣的“新品種”,就必須報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所以請各養殖戶以后多加注意所謂的“xx新品種”。